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媒体聚焦
媒体聚焦
扎根“三农”一线的科技尖兵——记2020年全国先进工作者苗保河
北京的妙峰山是中国玫瑰三大产地之一。每年5、6月份,这里上万亩绽放的玫瑰花吸引着四面八方的游客,也是当地村民们主要经济收入来源。如今,这里的玫瑰通过设施栽培能够四季开放,实现“花开随人意”。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妙峰山玫瑰的“赠花人”正是中国农科院的园艺栽培专家苗保河。
扎根山区 炼就十八般武艺
2009年,苗保河从中科院植物研究所引进到北京市门头沟区科委。“2000年前后,门头沟的发展还是典型的资源依赖模式,主要产业是‘一黑一白一黄’,也就是煤炭、白石灰、砂子。”
苗保河和全国劳动模范、月季栽培大师李文凯交流控花修剪盆栽关键技术
地处北京市西部上风口重要的生态屏障,门头沟急需转型。自2005年至今,门头沟的定位从“生态涵养发展区”逐步调整为“生态涵养区”,不仅是要进行生态修复,还要发展高质量的生态产业。
“如何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带着这个问题,苗保河深入文旅产业一线调研,并发现了大有可为的玫瑰产业。“一朵小小的玫瑰花,可实现药食同源、景观绿化、涵养水土、食品营养、健康医药、生物化工等多项功能。”
妙峰山地区从汉代开始就有种植玫瑰的传统,尽管有良好的种植基础,但缺乏规划、品种老化、管理粗放、加工落后的现实问题也很突出,“农民自己晾晒一点玫瑰花茶,用塑料袋简单包装一下;用罐头瓶腌制弄点玫瑰酱,卖一卖,游客也不咋买。”
苗保河从研发优质品种开始破局,从山东引进优良玫瑰品种,进行嫁接。“当地品种根系发达,抗旱抗寒性强,山东品种产量比较高,二者嫁接结合,辅之以配套栽培技术后,解决了当地玫瑰花品种老化和品质较差的问题。”
苗保河在实验基地现场验收玻璃温室大棚
“原来纯粹是露地大田栽培,不遮不盖,开花只有半个月,六月份时天很热,花很快就凋谢了。”针对花期短的问题,苗保河带领团队通过遮光、冷库低温等一系列休眠春化关键技术处理,逐步实现了“花开随人意”目标,成为门头沟区的招商引资的金子招牌之一。
短短几年里,门头沟的玫瑰种植在从不足万亩发展到2万多亩,这背后是苗保河醉心科研的不懈努力,他先后主持承担国家和省(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计划、国家攻关计划、国家科技富民强县计划,省(市)和区(市)等重大重点科技项目60余项,选育植物新品种3个,引进了玫瑰、黄芩、金银花、牡丹、芍药等优良新品种30余个。
苗保河团队在果实膨大期取土样开展土壤养分系列试验
三创一体 打造玫瑰芳香产业
“农业科技不能只是呆在实验室,要实实在在开发、转化和推广开来,在土地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这是我毕生的追求。”苗保河说。“原来加工品种比较少,玫瑰酱、玫瑰茶,玫瑰花用白糖红糖腌制后成酱,农民把玫瑰花泡酒喝。”
在苗保河的带领下,团队陆续开发出玫瑰饼等7种食品,玫瑰护手霜等5种洗化用品,玫瑰抗皱精油等6种化妆用品以及玫瑰花渣膳食纤维饼干等2种功能性保健品,打造出一个具有4个大类20个新品种的玫瑰芳香产业。
苗保河邀请专家到试验基地现场指导
开发玫瑰洁面乳时,苗保河的团队里没有精细化工和洗化产品专业人员,在北京也没有实验室。他前往山东淄博市租了一个化妆品设备车间搞研发,其中有一种简称LS-30的新型表面活性剂让苗保河反复试验了百余次。“加多了会产生刺激性气味,加少了清洁去污作用不显著。”苗保河至今回想起来仍记忆犹新,“为了优化用量,两天两夜没睡觉,差点虚脱了,研发成功后,一次性睡了20多个小时。”
苗保河在实验室开展玫瑰新产品检测试验
涧沟村是门头沟区最偏远的乡村之一,海拔2000米以上。从汉代以来,村民们就一直种植玫瑰为生。2010年,苗保河带领村民通过玫瑰花种植、观光以及玫瑰产品开发走上了致富路,培养出种植大户36户、加工大户12户、专业技术人才65名、技术员1300余人。村民王振德是北京谷香园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通过与苗保河团队的合作获得了国家知识产权局“一种玫瑰饼及其制备方法”发明专利,在2017年被评为北京市门头沟区优秀人才,2018年当选为村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
历经10余年不懈努力,苗保河采用“研发专家+专技推广人员+技术员+种植/加工大户”等模式,在四川、北京、天津、河北、山东、甘肃、西藏等地建立了29个玫瑰产业技术研究与示范推广核心试验区,推广关键技术9.7万亩,种植业新增经济效益9576.06万元,加工业新增经济效益1507.38万元,旅游业新增经济效益245.60万元。
转战西南 永远做农民的好朋友
2020年6月,苗保河离开已工作学习13年的北京,远赴位于成都的中国农科院都市农业研究所担任团队首席。“干农业是需要土地情怀的,干了这么多年的科研和推广,我对土地、对农民有了深深的眷念,也在寻找新的研究方向,力争把‘芳香产业’越做越大。”
苗保河手把手指导果农进行核桃换头嫁接改造
作为观赏园艺与创意栽培科技创新团队的首席科学家,苗保河主要从事玫瑰花品种搜集鉴评、遗传改良、生产种植、精细加工、功能挖掘、新产品开发、观光旅游于一体玫瑰产业化技术研究与成果转化,探索西南地区特色的康养农业模式。
“多年来,我养成了一个习惯,每到一地,都要同当地有思想有想法的青年农民进行沟通,对当地专业合作社进行考察,看技术上存在哪些问题,还有哪些可以突破的空间。”苗保河说。在四川,他发现一些很有想法的年轻人,正尝试把玫瑰做成药食兼用特色食品、把农业做成康养产业,实现种植、加工、旅游的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入川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苗保河主持和承担国家成都农业创新中心项目1项、院统筹项目1项,组织申报国家、省、市、区各类项目10余项,在双流区公兴镇青云寺村组织创建观赏植物试验基地1处、引种月季和玫瑰等观赏园艺植物资源200余种。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农业已不再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传统生产。”为应对新冠疫情,苗保河研发了玫瑰鲜花超微细胞液、玫瑰护肤精华乳和玫瑰免洗抑菌洗手液等3种疫情防控专用新产品等。“农业是国家的基础性产业,生产智能化、生态景观化、生活品质化是发展的大趋势,未来都市农业的发展是大有可期的。”
“我1967年出生在鲁西南黄河岸边的一个小村,河水经常吞没我们的大豆高粱。父母给我起名保河,希望长大能安澜洪水,过上安稳日子。”农村长大的苗保河一直记得自己名字里蕴含的厚望。“作为国家的一名农业科技工作者,农民的难点和痛点就是我们工作的热点和要点。”
正在建设中的中国农科院都市农业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