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科学院 OA系统 科研期刊 邮箱 English 联系我们
  • 单位概况
    所况介绍
    组织机构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历史沿革
    园区风貌
    联系我们
  • 新闻中心
    最新要闻
    科研进展
    综合新闻
    学术报告
    媒体报道
  • 人才团队
    院士工作站
    创新团队
    人才队伍
    博士后工作
    人才招聘
  • 科学研究
    学科领域
    科研成果
    科研动态
    项目申报
  • 平台基地
    部级平台
    公共平台
    测试中心
    试验基地
    战略智库
  • 合作交流
    国际合作
    国内合作
  • 研究生培养
    培养概况
    通知公示
    导师队伍
    团队招生
    暑期夏令营
    规章制度
    学生活动
    材料下载
  • 成果转化
    成果推介
    乡村振兴
    专栏技术
  • 党建文化
    支部动态
    学习平台
  • 农科研学
    研学培训
    研学动态
  • 园区服务
    总体概况
    后勤服务
    团队分工
中国农业科学院 OA系统 科研期刊 邮箱 English 联系我们
  • 首页
  • 单位概况
  • 新闻中心
  • 人才团队
  • 科学研究
  • 平台基地
  • 合作交流
  • 研究生培养
  • 成果转化
  • 党建文化
  • 农科研学
  • 园区服务
  • 面向科技前沿与国家重大科技需求,着力解决都市农业战略性、前沿性、关键性重大科技问题,开展重大基础、应用基础和应用研究,拓展农业生产空间领域,创建未来农业新场景、新模式、新业态。

    • 所况介绍
    • 组织机构
    • 现任领导
    • 历任领导
    • 历史沿革
    • 园区风貌
    • 联系我们
  • 都市农业研究所是国家成都农业科技中心的重要支撑机构,紧紧围绕国家和西南地区农业科技需求,重点开展应用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科技创新,探索新形势下科技成果转化新模式。

    • 最新要闻
    • 科研进展
    • 综合新闻
    • 学术报告
    • 媒体报道
  • 都市农业研究所是国家成都农业科技中心的重要支撑机构,紧紧围绕国家和西南地区农业科技需求,重点开展应用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科技创新,探索新形势下科技成果转化新模式。

    • 院士工作站
    • 创新团队
    • 人才队伍
    • 博士后工作
    • 人才招聘
  • 面向科技前沿与国家重大科技需求,着力解决都市农业战略性、前沿性、关键性重大科技问题,开展重大基础、应用基础和应用研究,拓展农业生产空间领域,创建未来农业新场景、新模式、新业态。

    • 学科领域
    • 科研成果
    • 科研动态
    • 项目申报
  • 都市农业研究所是国家成都农业科技中心的重要支撑机构,紧紧围绕国家和西南地区农业科技需求,重点开展应用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科技创新,探索新形势下科技成果转化新模式。

    • 部级平台
    • 公共平台
    • 测试中心
    • 试验基地
    • 战略智库
  • 都市农业研究所是国家成都农业科技中心的重要支撑机构,紧紧围绕国家和西南地区农业科技需求,重点开展应用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科技创新,探索新形势下科技成果转化新模式。

    • 国际合作
    • 国内合作
  • 都市农业研究所是国家成都农业科技中心的重要支撑机构,紧紧围绕国家和西南地区农业科技需求,重点开展应用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科技创新,探索新形势下科技成果转化新模式。

    • 培养概况
    • 通知公示
    • 导师队伍
    • 团队招生
    • 暑期夏令营
    • 规章制度
    • 学生活动
    • 材料下载
  • 都市农业研究所是国家成都农业科技中心的重要支撑机构,紧紧围绕国家和西南地区农业科技需求,重点开展应用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科技创新,探索新形势下科技成果转化新模式。

    • 成果推介
    • 乡村振兴
    • 专栏技术
  • 都市农业研究所是国家成都农业科技中心的重要支撑机构,紧紧围绕国家和西南地区农业科技需求,重点开展应用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科技创新,探索新形势下科技成果转化新模式。

    • 支部动态
    • 学习平台
  • 都市农业研究所是国家成都农业科技中心的重要支撑机构,紧紧围绕国家和西南地区农业科技需求,重点开展应用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科技创新,探索新形势下科技成果转化新模式。

    • 研学培训
    • 研学动态
  • 都市农业研究所是国家成都农业科技中心的重要支撑机构,紧紧围绕国家和西南地区农业科技需求,重点开展应用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科技创新,探索新形势下科技成果转化新模式。

    • 总体概况
    • 后勤服务
    • 团队分工
首页> 工作动态
分享到

成都国家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2024年十大亮点工作

来源:综合办公室 作者: 发布时间:2025-01-11
字体 小 中 大

一、面向区域农业农村主战场,优化形成高效支撑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的科创体系。立足成都、辐射西南、连接一带一路,聚焦四川、西南五省市区农业农村产业发展重大问题,构建“生物育种、设施农业、农产品加工、山地农机、生物安全”五大研发领域,开展关键技术、技术集成、中试熟化研究,创建未来农业新场景、新模式、新业态。对科创中心核心区的科创空间,按五大领域实施分领域整合与重构化调配,优化物理空间布局,实现创新资源的高效配置。

二、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和需求导向,有针对性的实施战略科学家、顶尖人才、高水平团队的引育工作,为中心科技创新全面跃升奠定人才基础。成功引入王汉中院士、胡培松院士、蒋剑春院士、谯仕彦院士4位高端战略科学家,通过引进、新建、重组等方式,汇聚32支团队常驻成都科创中心开展工作,为西南区域科技创新能力提升作出积极贡献,受到省市区相关单位一致好评。

三、围绕“五大研发领域”,强化主责主业,推动高水平科技创新。

生物育种领域,引进院士团队开展特色水稻品种创制及油菜遗传改良选育,将在邛崃、崇州等地建立示范基地1050亩,助力四川现代粮油产业发展;培育高价值设施专用蔬菜、食用菌新品种,其中“中生1号”“中农耳1号”入选全国农业科技优秀成果,助力地方产业增收6600余万元,逐步破解国内食用菌工厂化卡脖子问题。

设施农业领域,通过“四川简州大耳羊全产业链关键技术集成与应用”项目,研究发展丘区现代特色养殖业和种植业,利用植物工厂实现新鲜牧草的周年连续自动化生产,打造全国丘区作物育种平台及简州大耳羊羊肉菜肴产品研发中心,搭建集科研服务、产品研发、分析测试、技术培训、成果孵化、产品宣传和市场推广一体的简州大耳羊特色全产业链。

农产品加工领域,联合新腾数致、铁骑力士、鲜生活等头部企业,攻克预制川菜工业化关键技术,开发4R预制川菜新产品,助力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生物合成“微藻纳米硒”和“微藻硒蛋白”,建立了工厂化生产工艺流程,筛选优良品种7个,开发出3大类12种富硒微藻功能产品。

山地农机领域,创制采摘机器人、轻简化收获装备、丘陵水果套袋机等智能装备,推动农业数字化建设;协同筹建山地农业农村经济研究中心,构建集科研服务、智库咨询、成果推介、人才培养功能为一体的经济战略研究平台;创新基于数字孪生模型的人工智能决策方法,在成都崇州构建多元化休闲农业数字化治理“新场景”。

生物安全领域,聚焦动物疫病防控、智能化制药以及合成生物技术的领域,携手金河佑本共同创立了中农金河佑本(成都)生物技术研究有限公司。与瑞普生物展开了深度合作,依托人工智能、生物信息学以及结构生物学的前沿技术,共同建立了联合实验室,旨在研发出安全性能高、效果显著且应用范围广泛的动物新型基因工程疫苗。

四、全面实施有组织科研改革创新,以揭榜挂帅促进合力共建。通过“揭榜挂帅”“定向委托”全新模式调度创新资源,形成多方力量共同攻关的新局面,以群策群智优势助推科技赋能产业发展。

五、探索形成“整县制深化合作、共建联合研究院公司、打造中试孵化基地”三大转化新模式,实现成果转化提质增效。共建研究院公司模式,与金河佑本签订共建协议,共建中农金河佑本(成都)生物技术研究有限公司,企业每年投入2000万元,整合创新、产业、资金、人才链,构建生物科技全链条体系,支撑西南及国家公共卫生安全;整县制合作模式,与喀什市签约,共建农业示范基地和科创中心,政府每年投入1000万元,助推农业新生产力发展;中试孵化基地模式,与克州政府签成果转化协议,每年600万元,建绿色循环和盐碱地改良技术体系及新业态雏形。

六、开展公益性产业服务,助力地方现代农业产业升级。围绕地方农业产业需求,组织专家团,下沉一线,科技支撑稳产保供和乡村振兴。在新疆和田,建高效温室千余座,年产蔬菜7万吨,产值2.4亿,带动2000余农户及6000余人就业。在四川郫都、金堂,推广高价值新品种增收6600余万元。在四川阿坝,推广山地玫瑰技术,增收756万元,加工增效22%,增产值1760万元,总效益增2516万元。此外,全年派出科研人员262人次,调研指导188次,培训4832人次,帮扶企业65家、合作社12家、种养大户29家。

七、夯筑创新基石,以平台基地为核心的科研创新网络建设逐渐完善。推动农业农村部植物工厂加代育种、都市园艺智能装备、西南食药同源植物资源利用等部级重点实验室(中心)实质运行;加快构建国际领先的重大公共实验平台体系,在资源优化的基础上,推动依托原中央级科学事业单位修缮购置专项采购的总价值1.17亿元、总数量417台(套)的仪器设备全面开放,相关设备接入四川省大型仪器与工业化设备共享平台,构建起初具规模的农业科技创新、支撑和服务平台体系。

八、聚焦开放共享,打造一流公共科研服务平台。组建公共平台运行团队,加强专业化队伍建设,强化平台的公共、共享属性,建立大型仪器共享系统,27台50万以上设备信息登入四川省大型仪器与工业化设备共享平台,构建初具规模的农业科技创新、支撑和服务平台体系,依托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授权,可为西南乃至全国绿色优质农产品开展检验检测及营养功能评价服务。

九、中心稳定安全高效运行,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全年在学科建设、人才引育、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产业服务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品牌影响力日渐提升,全年实现央视新闻百万报道3篇,对接部级媒体发布新闻213篇,其中央视、新华社、人民日报主流媒体42篇。

十、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以高质量党建促进中心科创事业高质量发展。落实“支部建在创新团队上”要求,入驻团队建立党支部占比超过70%,坚持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一起谋划、一起部署、一起落实,切实把党的全面领导融入中心发展大局、落细到具体实践,从根本上破解党建与科研业务“两张皮”现象。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相关新闻

  • 上一篇:

    都市所召开所级重大任务和青创计划项目2024年度进展评审会

  • 下一篇:

    都市所“植物工厂育种加速器创制与应用”荣获中国农业科学院杰出科技创新奖

版权所有:中国农业科学院都市农业研究所承办: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区(天府新区)兴隆街道天明社区蜡梓东街36号

联系电话:028-80203195邮箱:dushisuo@caas.cn京ICP备10039560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