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川观新闻]装备技术人才“三箭齐发” 成都智慧农业加快“走”出国门翠绿的茶园内,智能传感器、无人机和自动化采收系统等众多“成都造”设备穿梭其间……这是当下在越南、柬埔寨等东南亚国家优质茶区常见的场景。设备通过精准监测土壤湿度、养分和病虫害情况,指导科学施肥和生物防...
-
[人民日报]草莓智慧工厂落地成都 中国农科院都市所科创产创融合见成效近日,西南地区最大的规模化立体栽培草莓智慧工厂在成都温江建成投运,标志着中国农业科学院都市农业研究所在智慧植物工厂技术方面取得了重要的产业转化成果。这一项目不仅展示了我国在植物工厂技术领域30多年的沉...
-
[中国新闻网]中国科研人员提出以工业微藻为核心的“星际农业”概念中新网成都6月19日电 (陈选斌)据中国农业科学院都市农业研究所19日消息,该研究所功能植物培育与应用创新团队提出以工业微藻为核心的“星际农业”概念,为应对地球粮食安全危机挑战及深空探测生命保障需求提...
-
[新华社]中乌科技创新研讨会在成都召开新华社客户端成都6月11日电(记者杨进)6月10日,由中国科学技术部和乌兹别克斯坦高等教育、科学与创新部主办,中国农业科学院都市农业研究所和成都国家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承办的“中乌科技创新研讨会”...
-
[四川农村日报]关注全球农业未来,中德农科专家在蓉掀起头脑风暴到2050年,世界人口将增至100亿人,届时食物供给系统还够用吗?全球气候变迁、耕地逐步流失、饮食偏好改变、环保需求增加背景下,如何提高作物投入产出比?…… 围绕这些问题,9月7日,中德农业和粮食系...
-
[农民日报] 无人植物工厂——能否从科幻走向现实?在极端条件下,人类究竟如何为生?无人化植物工厂以各种先进场景,为我们落地了一种想象,提供了一种路径和底气:我们可以不用靠天吃饭。哪怕没有土壤和阳光,我们依然可以生存。
-
-
-
-
[央广网] 中国乡村之声《田园新主张》“小鲜花,大产业”专题 第十四集 凌波仙子水仙花[央广网] 中国乡村之声《田园新主张》“小鲜花,大产业”专题 第十四集 凌波仙子--水仙花 作者:苗保河、蒋雨秦 浏览器不支持.
-
-
-
[中国科学报]新型转红光功能薄膜助力温室蔬菜增产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都市农业研究所与国内科研单位合作,开发了一种基于量子点技术转红光的功能性薄膜,可实现大棚内光质的优化,从而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减少病虫害。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化学工程学报》(Che...
-
[工人日报]用了转光薄膜,温室蔬菜增产潜力明显提升最近,中国农业科学院都市农业研究所与国内科研单位合作,开发了一种基于量子点技术转红光的功能性薄膜,可实现大棚内光质的优化,从而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减少病虫害。
-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植物工厂环境下水稻种植60天左右即可收获中国农业科学院都市农业研究所植物工厂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杨其长介绍,“植物需要的光、温,还有水、气、肥,我们都可以人为的进行调控。因此在这种环境下,植物生育的周期,并且它的产量都会有大幅度的提高。”
-
[新华社] 植物工厂60天收获:我国实现水稻生育周期减半重要突破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都市农业研究所植物工厂创新团队与中国水稻研究所钱前团队合作,在植物工厂环境下成功实现水稻种植60天左右收获的重要突破,将传统大田环境下120天以上的水稻生长周期缩短了一半。这为加速...
-
[中国科学报] 植物工厂60天收获:我国实现水稻生育周期减半8月19日,《中国科学报》从中国农业科学院都市农业研究所(以下简称都市所)获悉,该所植物工厂创新团队与中国科学院院士钱前团队合作,在植物工厂环境下成功实现水稻种植60天左右收获的重大突破,将传统大田环...
-
[光明网]园林废弃物还能变废为宝吗?过热蒸汽裂解术了解一下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都市农业研究所都市农业基质开发与利用创新团队在园林废弃物高附加值利用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该研究利用过热蒸汽裂解技术,进行中低温下生物质的快速处理,将园林废弃物高效转化为高热值的燃...
-
[科技日报]园林废弃物新用途:木屑经350℃过热蒸汽处理15分钟变身生物炭据中国农业科学院最新消息,该院都市农业研究所都市农业基质开发与利用创新团队,利用过热蒸汽裂解技术,进行中低温下生物质的快速处理,将园林废弃物高效转化为高热值的燃料。相关研究成果新近发表于《生物资源技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