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科学院 OA系统 科研期刊 邮箱 English 联系我们
  • 单位概况
    所况介绍
    组织机构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历史沿革
    园区风貌
    联系我们
  • 新闻中心
    最新要闻
    科研进展
    综合新闻
    学术报告
    媒体报道
  • 人才团队
    院士工作站
    创新团队
    人才队伍
    博士后工作
    人才招聘
  • 科学研究
    学科领域
    科研成果
    科研动态
    项目申报
  • 平台基地
    部级平台
    公共平台
    测试中心
    试验基地
    战略智库
  • 合作交流
    国际合作
    国内合作
  • 研究生培养
    培养概况
    通知公示
    导师队伍
    团队招生
    暑期夏令营
    规章制度
    学生活动
    材料下载
  • 成果转化
    成果推介
    乡村振兴
    专栏技术
  • 党建文化
    支部动态
    学习平台
  • 农科研学
    研学培训
    研学动态
  • 园区服务
    总体概况
    后勤服务
    团队分工
中国农业科学院 OA系统 科研期刊 邮箱 English 联系我们
  • 首页
  • 单位概况
  • 新闻中心
  • 人才团队
  • 科学研究
  • 平台基地
  • 合作交流
  • 研究生培养
  • 成果转化
  • 党建文化
  • 农科研学
  • 园区服务
  • 面向科技前沿与国家重大科技需求,着力解决都市农业战略性、前沿性、关键性重大科技问题,开展重大基础、应用基础和应用研究,拓展农业生产空间领域,创建未来农业新场景、新模式、新业态。

    • 所况介绍
    • 组织机构
    • 现任领导
    • 历任领导
    • 历史沿革
    • 园区风貌
    • 联系我们
  • 都市农业研究所是国家成都农业科技中心的重要支撑机构,紧紧围绕国家和西南地区农业科技需求,重点开展应用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科技创新,探索新形势下科技成果转化新模式。

    • 最新要闻
    • 科研进展
    • 综合新闻
    • 学术报告
    • 媒体报道
  • 都市农业研究所是国家成都农业科技中心的重要支撑机构,紧紧围绕国家和西南地区农业科技需求,重点开展应用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科技创新,探索新形势下科技成果转化新模式。

    • 院士工作站
    • 创新团队
    • 人才队伍
    • 博士后工作
    • 人才招聘
  • 面向科技前沿与国家重大科技需求,着力解决都市农业战略性、前沿性、关键性重大科技问题,开展重大基础、应用基础和应用研究,拓展农业生产空间领域,创建未来农业新场景、新模式、新业态。

    • 学科领域
    • 科研成果
    • 科研动态
    • 项目申报
  • 都市农业研究所是国家成都农业科技中心的重要支撑机构,紧紧围绕国家和西南地区农业科技需求,重点开展应用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科技创新,探索新形势下科技成果转化新模式。

    • 部级平台
    • 公共平台
    • 测试中心
    • 试验基地
    • 战略智库
  • 都市农业研究所是国家成都农业科技中心的重要支撑机构,紧紧围绕国家和西南地区农业科技需求,重点开展应用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科技创新,探索新形势下科技成果转化新模式。

    • 国际合作
    • 国内合作
  • 都市农业研究所是国家成都农业科技中心的重要支撑机构,紧紧围绕国家和西南地区农业科技需求,重点开展应用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科技创新,探索新形势下科技成果转化新模式。

    • 培养概况
    • 通知公示
    • 导师队伍
    • 团队招生
    • 暑期夏令营
    • 规章制度
    • 学生活动
    • 材料下载
  • 都市农业研究所是国家成都农业科技中心的重要支撑机构,紧紧围绕国家和西南地区农业科技需求,重点开展应用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科技创新,探索新形势下科技成果转化新模式。

    • 成果推介
    • 乡村振兴
    • 专栏技术
  • 都市农业研究所是国家成都农业科技中心的重要支撑机构,紧紧围绕国家和西南地区农业科技需求,重点开展应用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科技创新,探索新形势下科技成果转化新模式。

    • 支部动态
    • 学习平台
  • 都市农业研究所是国家成都农业科技中心的重要支撑机构,紧紧围绕国家和西南地区农业科技需求,重点开展应用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科技创新,探索新形势下科技成果转化新模式。

    • 研学培训
    • 研学动态
  • 都市农业研究所是国家成都农业科技中心的重要支撑机构,紧紧围绕国家和西南地区农业科技需求,重点开展应用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科技创新,探索新形势下科技成果转化新模式。

    • 总体概况
    • 后勤服务
    • 团队分工
首页> 科学研究> 科研动态> 研究进展
分享到

石榴皮安石榴苷的提取纯化及其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机制

来源:植物与人体健康医用机理创新团队 作者:刘毅 发布时间:2021-11-24
字体 小 中 大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都市农业研究所、马来亚大学、成都大学、中山大学和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在国际著名期刊《Food chemistry》(中国院1区TOP期刊,影响因子7.514)上发表题为“Pomegranate peel-derived punicalagin: Ultrasonic-assisted extraction,purification, and its α -glucosidase inhibitory mechanism”的研究型论文。该研究采用LC-MS/MS方法对石榴皮多酚组成进行了鉴定,建立了安石榴苷的超声辅助提取(UAE)与分离纯化新工艺,并进一步研究了安石榴苷对 α -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机制。 本研究结果为阐明石榴皮安石榴苷抑制 α -葡萄糖苷酶的作用机制提供了新的认识,有助于石榴皮安石榴苷作为 α -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在糖尿病防治及饮食干预中的应用。中国农业科学院都市农业研究所为第一通讯单位,植物与人体健康机理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甘人友博士为本文通信作者,植物与人体健康机理创新团队科研助理刘毅为第一作者,马来亚大学Kin Weng Kong博士为共同第一作者。这项工作得到了中央公益科研机构基础研究基金(No. Y2020XK05)和国家农业科技中心地方财政项目(No. NASC2020KR02)的支持。

文章概述:

  2型糖尿病是一种典型的与过量摄入膳食碳水化合物相关的疾病。在所有可用的药物中, α -葡萄糖苷酶抑制剂是阻碍碳水化合物吸收最有效的药物。但是,几种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商业 α -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如阿卡波糖、米格列醇和沃格利波糖,均有不同程度的副作用。值得注意的是,许多植物来源的生物活性成分被发现具有较好的 α -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且无不良影响,特别是一些多酚类物质,如橄榄醇、香豆酸、迷香酸、白藜芦醇和姜黄素等,是 α -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的良好选择。

  石榴皮是石榴工业的主要加工副产品,是一种廉价且丰富的多酚来源。其中,安石榴苷约占石榴皮多酚总量的70%,且生物活性丰富、安全性高,具有很高的健康开发价值。近年来,从石榴皮中提取纯化安石榴苷的成熟技术较少。UAE作为一种绿色提取方法,是传统提取方法的良好替代,已被广泛应用于天然产物的提取。大孔树脂具有操作简单、吸附能力强、成本低、溶剂消耗低、易于再生等优点,广泛用于工业生产,是有效富集和纯化安石榴苷的最佳选择。因此,我们推测UAE结合大孔树脂和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可以有效地从石榴皮中提取纯化安石榴苷,并且安石榴苷对 α -葡萄糖苷酶抑制机制可能与安石榴苷与 α -葡萄糖苷酶的直接结合有关。

图1. 石榴皮多酚的色谱图

图2. 安石榴苷对 α -葡萄糖苷酶抑制类型的影响图

图3. 安石榴苷与 α -葡萄糖苷酶的分子对接图

结论与展望:

  为了验证这一假设,本研究首先采用LC-MS/MS对主要多酚组成进行了鉴定,其中安石榴苷含量最高,并建立了安石榴苷的HPLC-DAD定量检测方法(图1)。然后优化建立了安石榴苷的UAE新工艺,安石榴苷得率达到505.89±1.73 mg/g DW。进一步利用大孔树脂D101和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先后纯化安石榴苷,得到纯度为92.15%的安石榴苷纯化物。最后,通过酶抑制动力学和分子对接,对安石榴苷纯化物对 α -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进行评价,并进一步探讨其抑制类型和机制。安石榴苷纯化物对 α -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活性(IC50 = 82±0.02 μg/mL)与安石榴苷标准品对 α -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活性(IC50 = 58±0.014 μg/mL)相近,均表现为混合抑制机制(图2)。 分子对接结果表明,安石榴苷与 α -葡萄糖苷酶之间形成了一个空间位阻,分子间能量为−7.99 kcal/mol(图3)。本研究结果为开发石榴皮安石榴苷作为糖尿病特殊膳食中 α -葡萄糖苷酶的潜在抑制剂提供了科学依据,有助于加速石榴皮安石榴苷的广泛开发应用。

  

参考文献:

  Yi Liu#, Kin Weng Kong#, Ding-Tao Wu, Hong-Yan Liu, Hua-Bin Li, Jia-Rong Zhang, Ren-You Gan*. Pomegranate peel-derived punicalagin: Ultrasonic-assisted extraction, purification, and its α -glucosidase inhibitory mechanism, Food Chemistry, 2021,131635.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相关新闻

  • 上一篇:

    都市所解析水杨酸在防治植物枯萎病方面的作用机制

  • 下一篇:

    西兰花的营养价值、健康功效和在食品方面的应用

版权所有:中国农业科学院都市农业研究所承办: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区(天府新区)兴隆街道天明社区蜡梓东街36号

联系电话:028-89116155邮箱:dushisuo@caas.cn京ICP备10039560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