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科学院 OA系统 科研期刊 邮箱 English 联系我们
  • 单位概况
    所况介绍
    组织机构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历史沿革
    园区风貌
    联系我们
  • 新闻中心
    最新要闻
    科研进展
    综合新闻
    学术报告
    媒体报道
  • 人才团队
    院士工作站
    创新团队
    人才队伍
    博士后工作
    人才招聘
  • 科学研究
    学科领域
    科研成果
    科研动态
    项目申报
  • 平台基地
    部级平台
    公共平台
    测试中心
    试验基地
    战略智库
  • 合作交流
    国际合作
    国内合作
  • 研究生培养
    培养概况
    通知公示
    导师队伍
    团队招生
    暑期夏令营
    规章制度
    学生活动
    材料下载
  • 成果转化
    成果推介
    乡村振兴
    专栏技术
  • 党建文化
    支部动态
    学习平台
  • 农科研学
    研学培训
    研学动态
  • 园区服务
    总体概况
    后勤服务
    团队分工
中国农业科学院 OA系统 科研期刊 邮箱 English 联系我们
  • 首页
  • 单位概况
  • 新闻中心
  • 人才团队
  • 科学研究
  • 平台基地
  • 合作交流
  • 研究生培养
  • 成果转化
  • 党建文化
  • 农科研学
  • 园区服务
  • 面向科技前沿与国家重大科技需求,着力解决都市农业战略性、前沿性、关键性重大科技问题,开展重大基础、应用基础和应用研究,拓展农业生产空间领域,创建未来农业新场景、新模式、新业态。

    • 所况介绍
    • 组织机构
    • 现任领导
    • 历任领导
    • 历史沿革
    • 园区风貌
    • 联系我们
  • 都市农业研究所是国家成都农业科技中心的重要支撑机构,紧紧围绕国家和西南地区农业科技需求,重点开展应用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科技创新,探索新形势下科技成果转化新模式。

    • 最新要闻
    • 科研进展
    • 综合新闻
    • 学术报告
    • 媒体报道
  • 都市农业研究所是国家成都农业科技中心的重要支撑机构,紧紧围绕国家和西南地区农业科技需求,重点开展应用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科技创新,探索新形势下科技成果转化新模式。

    • 院士工作站
    • 创新团队
    • 人才队伍
    • 博士后工作
    • 人才招聘
  • 面向科技前沿与国家重大科技需求,着力解决都市农业战略性、前沿性、关键性重大科技问题,开展重大基础、应用基础和应用研究,拓展农业生产空间领域,创建未来农业新场景、新模式、新业态。

    • 学科领域
    • 科研成果
    • 科研动态
    • 项目申报
  • 都市农业研究所是国家成都农业科技中心的重要支撑机构,紧紧围绕国家和西南地区农业科技需求,重点开展应用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科技创新,探索新形势下科技成果转化新模式。

    • 部级平台
    • 公共平台
    • 测试中心
    • 试验基地
    • 战略智库
  • 都市农业研究所是国家成都农业科技中心的重要支撑机构,紧紧围绕国家和西南地区农业科技需求,重点开展应用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科技创新,探索新形势下科技成果转化新模式。

    • 国际合作
    • 国内合作
  • 都市农业研究所是国家成都农业科技中心的重要支撑机构,紧紧围绕国家和西南地区农业科技需求,重点开展应用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科技创新,探索新形势下科技成果转化新模式。

    • 培养概况
    • 通知公示
    • 导师队伍
    • 团队招生
    • 暑期夏令营
    • 规章制度
    • 学生活动
    • 材料下载
  • 都市农业研究所是国家成都农业科技中心的重要支撑机构,紧紧围绕国家和西南地区农业科技需求,重点开展应用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科技创新,探索新形势下科技成果转化新模式。

    • 成果推介
    • 乡村振兴
    • 专栏技术
  • 都市农业研究所是国家成都农业科技中心的重要支撑机构,紧紧围绕国家和西南地区农业科技需求,重点开展应用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科技创新,探索新形势下科技成果转化新模式。

    • 支部动态
    • 学习平台
  • 都市农业研究所是国家成都农业科技中心的重要支撑机构,紧紧围绕国家和西南地区农业科技需求,重点开展应用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科技创新,探索新形势下科技成果转化新模式。

    • 研学培训
    • 研学动态
  • 都市农业研究所是国家成都农业科技中心的重要支撑机构,紧紧围绕国家和西南地区农业科技需求,重点开展应用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科技创新,探索新形势下科技成果转化新模式。

    • 总体概况
    • 后勤服务
    • 团队分工
首页> 新闻中心> 媒体报道
分享到

[人民网]130余位专家学者汇聚天府新区 共谋乡村振兴良策大计

来源:人民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9-11-19
字体 小 中 大

人民网成都11月13日电 (王波)今日,以“建设魅力天府·共话乡村振兴”为主题的第六届国际农科院院长高层研讨会天府新区公园城市乡村表达分论坛在成都天府新区天府微博村举行。来自国际生物多样性组织、英国农业食品和生物科学研究院、中国农业科学院、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等国际国内知名专家学者共计130余人汇聚于此,共享国际国内农业发展先进经验,共谋乡村振兴良策大计。

活动现场,四川天府新区成都党工委副书记、纪工委书记刘荣华在致辞中说道,在新时代新背景下,乡村已经成为人们创新创业、旅游休闲、养生养老的新空间,成为激发消费、拉动内需的重要领域。作为公园城市首提地,天府新区内70.1%的土地为生态用地,是乡村振兴的主战场,也是公园城市乡村表达的承载地。当前,新区充分把握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机遇,紧紧围绕“三大发展目标”,重点建设“一心一带两环”乡村振兴示范区,加快打造公园城市乡村表达典范和高质量发展样板。

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刘现武说道,天府新区是公园城市建设的先行者,开拓者,也是最有希望通过以建设公园城市为契机,率先在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带动周边的乡村实现振兴的创新者和引领者。中国农科院和成都市政府共建的国家成都农业科技中心坐落在天府新区,未来有望成为全球规模最大,学科体系最完备的都市农业研发平台,汇聚全球智慧,创新引领都市农业发展新方向,将和天府新区一道,共同打造好公园城市带动乡村振兴的全新模式,丰富好公园城市在乡村的表达形式和产业形态,为新时期我国城乡协调、绿色、创新发展,提供天府新区模式。

国际生物多样性组织总干事Juan Lucas Restrepo、中国农业科学院都市农业研究所副所长杨其长、英国N8农业食品项目国际战略经理Marianna Ventouratou-Morys、四川大学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蔡尚伟、英国农业食品和生物科学研究院首席农业经济学家Ziping Wu等4位专家学者分别结合论坛主题作了主题报告,用科学理论、客观数据、实例解析,深刻阐释了国际国内农业农村发展、科技兴农、农文旅融合发展等现状,为新区乡村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和发展范式。

活动现场还举行了“三农”博物馆开馆仪式。据了解,“三农”博物馆以不同时期发布的中央1号文件为主线,全面展现我国各个时期制定的重要农业政策、重大历史事件和典型事迹等主题。博物馆占地480平方米,展厅总面积达1460平方米,共计展陈文史资料、照片文物、传统农具等各类藏品近300件,其中书籍90余件,珍贵照片图书150余册。

作为论坛举办地的天府微博村,2016年还是相对贫困村,在街道党工委和村“两委”的带领下,按照“生态、文态、业态、形态”四态融合的方式建设大美乡村,在短短两年时间内顺利实现华丽转身,基本建成1000余亩主景区,规划引进29个文创工作室以及10个产业集群,建成独具乡土记忆特色的年代记忆体验馆、主题文化艺术馆、三农博物馆,构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生产生活生态有机融合、山水林田塘相得益彰的现代“公园城市”乡村表达。

最后,四川农业大学与中国农业科学院都市农业研究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将充分发挥中国农业科学院都市农业研究所和四川农业大学各自在产业项目、资源整合、科技创新等方面的优势,在数字乡村、科研攻关、人才培养、基地共享和科技成果转转化等方面深度合作,突破制约都市现代农业发展共性关键技术,以“强强联合”形式助推成都“成都国家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和四川省“10+3”产业体系建设,科技赋能都市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相关新闻

  • 上一篇:

    [光明网]直播:第六届国际农科院院长高层研讨会(GLAST-2019)

  • 下一篇:

    [新华网]高科技农业设备亮相成都

版权所有:中国农业科学院都市农业研究所承办: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区(天府新区)兴隆街道天明社区蜡梓东街36号

联系电话:028-80203195邮箱:dushisuo@caas.cn京ICP备10039560号-5